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油茶产业发展 > 工作动态

江西高安:油茶产业向新而兴

2025-07-2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作为全国油茶重点县,江西省高安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引擎,通过政策赋能、科技加持、三产融合,让33.66万亩油茶林变身“绿色银行”。2024年,全市油茶产业产值突破13亿元。

盛夏的村前镇高坪村,连片油茶林郁郁葱葱,一颗颗油茶果缀满枝头。“以前这380亩林地分散在15户村民手里,荒废大半。现在流转给林权收储平台,经过统一改造后亩产翻倍,我们还能来打工赚钱。”村民老梅笑着说。目前,高安市共培育百亩以上油茶种植大户308户、合作社46家,带动2万农户增收。

针对林地分散、经营低效的痛点,高安市首创“三库三台”林权收储模式:建立林权资源储备库、需求信息库、市场交易数据库,搭建交易、融资、服务三大平台。通过国有绿创公司实施收储,已整合林地1.34万亩,其中80%重新配置给社会资本开发。龙潭镇南炉村黄马组570亩低效油茶林,经平台流转后由村投公司统一改造为高产示范基地,农户通过“租金+务工”年增收超万元。

同时,高安市以政策“组合拳”筑牢产业根基。明确林地承包权延长30年至2062年,颁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解决融资、流转难题。不断注入金融活水,发放“油茶贷”超1.6亿元,财政对油茶保险补贴30%,涉林贷款突破5亿元。今年新造及改造油茶林均超万亩,投资1.78亿元建设高标准油茶综合服务基地,配套农事服务中心和烘干、剥壳、冷链、仓储车间。

通过良种良法促高产、数字技术全覆盖、加工集群延链增值等一系列措施,高安市持续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林40号”出油率高,“长林53号”抗病性强,伍桥镇东头村千亩示范基地科学混种提高产量。通过引进“长林”系列良种,推广“底肥腐熟+精准修剪”技术,高安市高产油茶林达18.16万亩,示范基地亩均产量突破900公斤。全市还组建了20余个技术团队,为农户提供“点对点”帮扶。

龙头企业睿嘉生物投入3000万元打造5G数字中心,实现基地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压榨车间全自动化阀门控制、故障自动报警。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万亩基地、4000余户农民标准化种植。通过产学研合作,压榨茶油萃取不饱和脂肪酸,茶粕提炼茶皂素,茶枯制成有机肥,将油茶果“吃干榨尽”。产品获欧盟、日本有机认证,年加工能力4.5万吨,推动高安市油茶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

此外,高安多元拓展“林下经济+文旅”。通过复合经营,在国有大城林场套种国槐、洛神花,实现“油茶+林药”“油茶+蜜源”立体增收,林地综合效益提升30%。依托富硒资源打造油茶文化园,串联加工体验、研学康养业态,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从“地方特产”到“国家标杆”,高安市积极打造区域品牌矩阵。以“高安茶油”公用品牌为核心,“德得福”“馨启典”等企业品牌为支撑,统一标识打入长三角、珠三角市场。通过媒体宣传、油茶博览会提升知名度,品牌溢价15%—20%。(何剑峰 钟南清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