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生态修复 > 有害生物防治

内蒙古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显著

2025-08-0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防治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累计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69.46万亩次,占年度防治任务的73.9%,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以“半年考”优异答卷筑牢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一是着力加强预测预报,切实提升预警能力。积极发挥40个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作用,落实监测任务和责任,提高监测覆盖率和准确率。持续推进监测技术迭代升级,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投用55套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赤峰市敖汉旗和呼伦贝尔市南木林场建设启用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包头市建设物联网智能监测体系,不断提升监测水平。强化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累计监测松林2700.08万亩,任务小班202049个,覆盖率99%。稳步推进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制定印发《全区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总体方案》,累计完成踏查小班218000个,详查标准小班27个,布设诱捕器718个。严格执行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历制度,完成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周报28期、月报6期、短期预报454期、虫情动态184期。

二是着力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切实提升防范能力。及时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要点》,明确六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指导各地做好防控工作。积极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植物检疫条例实施办法(林业部分)》修订工作,为检疫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开展提供坚实法律支撑。持续做好林业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及复检工作,分别完成2034批次、24902批次和10626批次检疫任务,全面筑牢检疫防线。组织各盟市林草局联合海关、公安等部门在全区开展“护松2025”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阻断人为传播途径。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自治区林草防治检疫总站对赤峰市4个旗县区8家涉木企业(个人)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检疫御灾能力。

三是着力加强综合防控,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5”行动方案》,全面抓好种苗检疫,全面开展监测调查,全力推动综合防治,推进“护绿”行动有序开展。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因地制宜使用人工鸟巢、诱捕器、天敌、病毒、植物源农药等无公害技术,无公害防治率达99.7%。加强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防控,完成美国白蛾防治0.87万亩、红脂大小蠹防治5.96万亩,并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持续完善联防联控,在已有东部5盟市联防联控机制基础上,推动中部3盟市、西部4盟市签署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合作协议,实现区域联防联治全覆盖。参加东北四省(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会议,进一步深化联防联治协同合作。

四是着力加强宣传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以国家防灾减灾日为载体,自治区在巴彦淖尔市召开主会场启动仪式,组织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同步开展生物灾害宣传周活动,提升公众共同防控生物灾害的良好氛围。首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全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竞赛,由52名业务骨干组成的14支队伍参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生物灾害防控水平。举办全区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暨林业植物检疫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90余人,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