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鄂尔多斯市科技局立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立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大科技攻关专项4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科技成果加速产出。
智能灌木平茬机械组装调试。
飞播作业智能无人机试飞调试。
“智能灌木平茬机械及智能无人机飞播研发应用”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内蒙古林草生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项目投资规模1000万元,针对破解沙区技术装备缺乏难题,设计和研发高效灌木平茬机械及高精度飞播作业智能无人机。现已完成灌木平茬机械图纸绘制,对设备综合试验台的切割系统、液压系统进行定制组装,开发机械化灌木高效平茬作业技术方法;对智能无人机的吊载飞播装置、动力续航系统等设计进行论证改装,开发智能规划高效飞播技术方法。现已申请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转化形成可推广的荒漠化防治技术成果,提高治沙效率。
网格立式沙障铺设机械现场调试。
智能植树机器人组装完成。
“智能网格立式沙障铺设机械及植树机器人研发应用”项目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承担,联合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内蒙古林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实施。项目投资规模810万元,围绕流动半流动沙地开展网格沙障铺设和植树机器人研发,重点解决荒漠化防治机械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现已完成网格沙障铺设装置的原理论证、初代机型组装和铺设试验,投入使用可实现人工在野外流动沙地铺设效率的5-10倍;智能植树机器人正在对设备爬坡能力、动力配比及种植系统等多部件进行研发改进及数字模拟,投入使用可实现人工在野外插苗效率的5倍左右。现已申请专利3项、撰写论文2篇,授权软著2项。通过智能机械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和成本,在恶劣天气下,也能高效、快捷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项目野外考察组在恩格贝示范区作业。
项目野外考察组在鄂托克旗家庭草场作业。
“鄂尔多斯市创新性荒漠化防治与治理实现途径技术方法研究”项目由鄂尔多斯市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团队共同开展。支持财政资金200万元。项目重点研究在水资源约束下的人工林、灌、草等植被的构建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不同生态分区荒漠化防治模式和技术路径。项目野外考察组对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干旱硬梁区、黄土丘陵区等多个地貌单元进行调研,在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安装了一批荒漠化防治监测设备并构建了退化人工林退化机制和改造途径实验平台,在鄂托克旗家庭草场构建了荒漠区草地土地退化和改良实验平台,现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地方标准2项,发表论文3篇。
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管网水质监测系统。
鄂尔多斯市“再生水等多水源联合调度技术研究”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保护利用中心牵头,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鄂尔多斯水投康源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实施。项目投资规模1350万元,通过搭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优化、智能决策、数据可视化等智能调控调度平台,强化多水源高效联合调度,开展水资源承载力诊断及其动态预测,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方案。现已建成数学模型1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论文4篇,取得城市再生水“集-蓄-用”技术研究、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优化与多水源联合调控2项关键技术突破。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科技局将持续聚焦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突破,加大科技重大专项在机械化智能化治沙、光伏与沙产业技术集成、水土流失治理等科研方向的布局力度,强化治沙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可复制的科技治沙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