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是全国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也是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试点县之一。
近年来,尤溪县着力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大胆尝试林改创新,积极推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成功探索出林权办证有通道、产业振兴有特色、农民增收有门路、群众致富有渠道的全过程林改模式。
击破“三个问题”兴绿爱林
尤溪县针对2004年以来发放的林权证存在错、重和漏证等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10类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发布了《尤溪县深化林改创新林权管理机制十二条措施》,为全省首创,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将委托权限下放,解决办证“堵”的问题。林权权利人可在一线基层直接委托相关人员代为办理注销和变更业务,解决了权利人异地办理、联户林权证共有人多无法全部到场办理的难题。目前,全县共签订《林权注销授权委托书》288份、面积2.5万亩。
交托村委会,解决办证“难”的问题。针对虚假承包合同、林木已灭失林权权利人不主动注销林权证等问题,由村委会申请办理林权证注销登记业务,解决了林木所有权利人不主动注销林权证、虚假林权证注销难的问题。全县累计办理327宗、面积3.8万亩。
依托大数据,解决办证“繁”的问题。利用林权登记和林业管理工作信息共享机制,简化权籍调查程序。目前,累计完成4.2万宗林权纸质档案扫描装订,在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整合存量登记数据2.1万宗、林权产权登记8.4万条、林权抵押登记142条、林权查封194条。在皆伐采伐设计小班破碎化问题上,全县依小班经营法采伐设计2.6万亩,简化程序办理共办理257宗、面积3.7万亩。
做优“三种模式”添绿增收
遵循“均权均山、均利均林”原则,尤溪县积极探索林业新型组织建设,纵深推进全民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助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
全县以提升上源村全民合作造林模式为契机,鼓励各村成立全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指导村组织适当调整村民与村集体股份占比、入股条件、制定章程等。其中,西城镇共有22个行政村,目前已成立20个村的全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全县全民股份合作经营面积15.1万亩、参与股民6.8万人。
尤溪县积极探索“上源模式+碳票+林碳贷”模式,村集体将辖区内生态公益林打包,与县林业建设投资服务中心合作开发碳票。同时,将中幼林中村集体的林权占比一次性评估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逐年发放小额“林碳贷”,破解村财因林业周期长造成短期内无收益的难题。
为进一步鼓励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尤溪县推出壮大规模经营模式,助力林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目前,累计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549个,包括林业专业合作社248家、家庭林场151家、股份林场36家、林业托管经营1家、“公司+基地”经营1家、林业专业大户112户。
锚定“三个环节”管绿用绿
针对集体所有山林抚育间伐环节的监管困难问题,尤溪县创新推出麻洋抚育间伐“三段式”发包模式,实行“一把锯、一把尺、一本账”管到底的经营管理办法。在采伐段实行雇佣点工制、集材段公开招标、销售段买方竞标,该模式将生产、集运、销售3个环节完全分离,不断提升抚育间伐质量。目前,已在全县所有中林抚育中施行,共采伐308片、面积1.7万亩。
针对皆伐环节,推进林木采伐制度改革。采取采伐限额统筹、采伐期限跨年、放宽采伐条件、按面积批准采伐、告知承诺制采伐等试点措施,进一步放活林权所有者的处置权。目前,共审批354件、面积3.6万亩。
严管审批环节,优化“一站式”服务。为进一步完善乡镇集体林木采伐审批由林业站办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单位办结”,实现就地办理,方便林农群众,共完成15件、蓄积量480立方米。
聚焦“三链融合”活绿富民
尤溪县高位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以实施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重点县项目为契机,推动竹山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建设竹林示范基地5000亩以上、高标准油茶示范林1000亩以上,推进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2万亩。同时,积极推动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林下种植等绿色产业发展。
推进林业金融改革,拓宽资金链。尤溪县以全民股份合作造林股权为抵押担保,创新推出普惠金融产品“林股贷”,有效解决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等难题。全县累计发放各类林权抵押贷款24.07亿元、余额9.7亿元,为林农争取贴息资金近2000万元。
推进两票机制改革,铸好创新链。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自由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改革,全县3万亩林地实施林票制改革,制发林票7685万元。实施全省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将个体、集体等零散荒山造林林权进行减排量集中申报,项目建设面积3.4万亩,涵盖林农近2000户,一期减排量13.2万吨已完成交易,最多每户林农可得3.26万元。
尤溪县林业工作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和落实林长制履职效能,聚焦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及薄弱环节,全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池哲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