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团队在粤北石灰岩地区发现并命名了一种苦苣苔科植物新种——南岭报春苣苔。这一发现不仅为南岭植物多样性宝库增加了新样本,更为喀斯特地貌植物适应性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4年以来,华南植物园植物中心研究员陈红锋及其团队与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李远球等人开展调查,发现一种疑似报春苣苔属新种,随即采集标本和分子材料,并引种到华南植物园,进一步开展形态学及物候学观察。通过对植物的形态解剖、标本比对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认其为新物种,并以发现地南岭命名为南岭报春苣苔。
经研究发现,南岭报春苣苔与多色报春苣苔、彭氏报春苣苔较为相似。与多色报春苣苔相比,其叶片较大且边缘具较密的圆齿,单花序花量及总花序数较少;与彭氏报春苣苔相比,其花冠更长、花色呈淡黄色,苞片形态显著不同。分子系统学证据进一步支持南岭报春苣苔独立物种的系统发育位置。
南岭报春苣苔目前仅分布于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处石灰岩山体,种群规模较小。研究团队按照IUCN标准,将其评估为近危(NT),并建议加强其栖息地保护。南岭报春苣苔花形独特、花色淡雅,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未来或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白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