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林草局退耕中心、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组织开展的“重走长征路(革命老区)——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活动,从5月7日开始到5月26日结束。此次主题采访活动共分5个组,途经12个省、18个市、38个县,总行程近12000公里,调研参观退耕还林还草现场、红色纪念场(馆)、红军生活战斗的遗址102处,采访基层林草干部职工、乡村干部和村民300多位。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这是《谁不说俺家乡好》歌里唱的。如今在长征路沿线、革命老区到处是这样的美景。
在江西于都,采访组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在四川通江县林场,与最美护林员景祥俊一起巡山;在云南稻田,与退耕还林户交谈;在甘肃会宁县红嘴山,听取植树造林英雄郭富山的先进事迹介绍;在山西吕梁山、在河南大别山腹地、在太行山八路军129师总部纪念馆,采访组感受红色土地上的绿色故事……为取得第一手资料,各采访组栉风沐雨、不辞辛劳,深入退耕还林现场。绵绵细雨,道路泥泞,鞋子沾满了泥巴;风大,雨伞被刮成了“天线”;山路窄,车子掉不过弯大家推车前进。75岁的老作家陈廷一也和年轻人一起翻山越岭,全程参加采访活动。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年来,过去的荒山变绿了,植被恢复了,生态环境改善了,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在当地务工、外出打工的村民多了,群众的收入增加了,林业经济发展起来了。
山绿了,水清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