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县刘畈乡林业工作站坐落在大别山区南麓、享有“红色故土”美誉之称的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所在地刘畈乡集镇区。近年来,刘畈乡林业站大胆创新,转变思路,以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林业工作站服务提升年活动,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模式,实现了林业站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通了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
抓基础,提升服务平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业站的办公条件。刘畈乡林业站于2021年新建集办公、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大楼,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站办公、住宿、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的问题。同时,加快基层林业站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与营造林、林政、科技、森林防灭火等信息平台对接与共享,大幅度提高了林业站现代化管理服务手段和能力,提升了林业站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林业站共有电脑等办公设备12台,通信工具10部,防火车1辆,灭火机、割灌机等器械35台。
加大林业政策宣传,促进林业站工作规范化。刘畈乡林业站设有“站务公开栏”,定期发布刘畈乡林情动态,并就服务事项名称、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办理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责任人、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监督渠道等及时向林农宣传。
抓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刘畈乡林业站建立了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按照利民、便民、公开、规范、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行“一站式”“全程代理”等便民服务模式,林业站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设林权管理、资金发放业务、林木采伐证、林地审批许可等办理和林业咨询及信访3个窗口,针对过去办事难、行动慢等问题,简化办事程序,通过印发工作指南、服务手册、摆放宣传页和绘制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做到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受到了群众好评。
截至目前,刘畈乡林业站已累计办理代理服务386次,其中代办林木采伐证54份,临时占用林地审批96件,林权流转6宗,技术推广培训8次、生态护林员、半专业消防队员培训12次,为96株名木古树制定维护方案,调处林权纠纷8次,林业政策咨询106次,发放花亭湖湿地公园保护、森林防火宣传册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
抓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刘畈乡林业站紧扣全省基层林业站服务提升年活动,把服务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严格做到“四心”服务。一是做到服务群众“热心”。在为群众办事时微笑服务,文明用语,热情周到,不让群众看到冷眼、听到冷语。二是解答政策问题“耐心”。对待群众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说明白、讲透彻,对群众不了解的问题反复讲,耐心讲,争取让群众真正理解。三是审查材料“细心”。在审查林木采伐许可、征占用林地、林权流转等材料时认真细致,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材料真实准确。四是为民办事“公心”。对待办事群众不分亲疏远近,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办,做到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一碗水端平。
抓机制,提升服务形象
刘畈乡林业站建立了站长及主要岗位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轮流值班制度等,实现制度“上墙”“上网”,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林业站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
今年2月,九田村长期在苏州打工的村民胡菊香急匆匆来到林业站服务窗口,一边向窗口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因她本人长期在外打工,听村委会说因太蕲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征用她家山场,通知她提供自家的林权证到现场核实征用范围及面积并确定补助金额。她接到通知匆匆忙忙从外地赶到家中,却怎么也找不到林权证,于是赶到乡林业站服务窗口咨询。窗口工作人员迅速打开2009年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资料,按照胡菊香提供的组名、户名迅速找到了她家的林改资料,并将林权登记清单复印了一份给她,还就林权证遗失补办程序及所需材料一并告之。面对窗口工作人员热情、细心、高效的办事风格,胡菊香连声道谢。
近年来,刘畈乡林业站先后被安庆市评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太湖县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刘畈乡评为基层群众满意站所,2022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称号。(霍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