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饲草饲料协同创新体系(下称省饲草饲料体系)与大庆市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组织的大庆市“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项目推进会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举行。
会议围绕大庆市“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作业设计编制、进度安排、质量监管、竣工验收、成效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盐碱化程度草原的修复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据介绍,该项目是黑龙江省承担的首个中央财政“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项目实施地位于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核心区的大庆市大同区、杜蒙县、肇源县,是国家“三北”工程的主战场,也是黑龙江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提质增效的主阵地,对改善龙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黑土地,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处表示重度盐碱化草原修复治理是该项目重点和难点,强调针对重度盐碱区域应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希望黑龙江省饲草饲料体系全力做好项目科技支撑,与大庆市林草局密切协作,在已有盐碱草原治理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近两年大同区实践经验模式,加强实地调查,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与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会上,黑龙江省饲草饲料体系成立了由黑龙江省饲草饲料体系牵头的技术服务专家团。黑龙江省饲草体系首席专家申忠宝研究员介绍,近年来,黑龙江省饲草饲料体系在省林草局、农业农村厅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大军团协同作战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各市县林草行业主管部门密切协作,以“盐碱草地产能提升技术”为核心技术,支撑开展的大庆市大同区、肇东等盐碱草原综合治理示范、草原生态修复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经验。此次“三北”工程项目技术服务专家团将按区域分成大同组、杜蒙组、肇源组和综合技术组四组,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从项目事前作业设计、事中技术指导、事后成效评价全过程全方位做好科技支撑保障工作,提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科技贡献率,为全面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科技贡献。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