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锡林郭勒盟高度重视草原鼠害防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累计完成草原鼠害防治627.48万亩,鼠害发生面积、鼠口密度逐年降低,分别同比下降13.97%和9.06%,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近0.63亿元。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织密“防护网”。全盟3个国家级鼠害监测预报站点全部建成,正式投入监测工作,同时发挥农牧民测报员作用,采取地面调查和空中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草原鼠害危害程度、种群密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掌握鼠害发生动态,形成“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快速响应机制。发现不明原因病(死)鼠,第一时间报告当地疾控部门。
二是开展精准防治,筑牢“安全线”。各地《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经盟草原工作站初审、专家评审、盟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后,组织实施。根据鼠害发生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结合春季休牧期,因地制宜采用生物制剂、物理防控、天敌防控等绿色防控措施,精准开展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降低鼠密度,2025年累计完成草原鼠害防治627.48万亩。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巩固“技能台”。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鼠害、鼠疫等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结合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基层人员熟练掌握防治技术和方法,提升防控能力。
四是落实资金保障,夯实“稳定基”。2025年,争取中央财政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2393万元,自治区财政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1435万元,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乌拉盖管理区地方配套资金664.62万元,用于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确保防治工作正常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