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本年度草履蚧虫害扩散,保障林业生态安全,促进防控工作高质量发展,漯河市林业事务服务中心创新构建“监测+技术+联防”防控体系,推动草履蚧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立体布控,织密虫情监测网络
漯河市建立“县(区)-乡(镇)-村”三级虫情监测网络,利用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在重点发生部位布设智能监测点多处,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虫口密度数据。同时,设立县级以上虫情监测点,定期开展监测;组建6支流动巡查队,开展“拉网式”排查3轮次,绘制全市发生点分布图,实现精准定位和动态预警。
及早干预,构建防护屏障
一是及时下发通知,对草履蚧防控工作及早部署。二是成立技术监督组,对全市草履蚧发生及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查。三是申请防控物资支持,争取拦虫虎200公斤、防治胶带200卷发放到各县区,为防控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四是推进林分改造,新栽补植采用抗虫树种。
广泛发动,打造联防联控新格局
以科技特派员活动为载体,通过专家下乡、科技服务下乡等活动,创新“专家+技术员+林农”培训模式,开展现场防治培训,发放草履蚧防治宣传资料1000份。以林长制制度为抓手,将防控工作纳入生态考核指标体系。
数字赋能,提升智慧防控力
通过建立防治信息群、微信公众群等,实现虫情上报、专家答疑、防治指导“一键通达”。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年虫害发生规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虫情发生趋势预测,及时发布虫情监测信息及防治动态,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防治覆盖率达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