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四长”联动切实巩固提升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成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5-03-17 来源: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字体: 打印本页

重庆市潼南区作为川渝交界的生态屏障,始终将疫情防控作为林业安全的核心任务。通过构建“三级林长+警长”的“四长”联动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形成全域覆盖、协同高效的防控体系,成功巩固“撤销疫区”成果。

强化“四长联动”协同推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潼南区通过“四长联动”机制,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区级林长统筹全局,签订责任书23份,将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防控成效与林长制绩效挂钩。对排名前3的镇街给予绩效奖励,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倒逼责任落实。镇街级林长落实属地管理,推行“陪伴式监管”,组织“拉网式”疫木清理,累计除治松木2900余株,除治率达100%。村级林长负责网格化巡查,建立“十户联防”体系,联合护林员开展常态化监测,覆盖全区5257亩松林、444个松林小班。山林警长强化执法协作,与镇村“三长”协作开展违规调运松疫木专项行动,确保防控无死角。

落实“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在“林”字上精准发力。潼南区采用无人机巡查、遥感监测等技术,结合人工巡查构建三级监测网络,实现林区监管全覆盖。全区死亡松树株数同比下降20.36%。同时,强化检疫复检,对涉木企业、建筑工地开展100%覆盖检查,复检木材835立方米,松木无害化处理粉碎率达93%。此外,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纳入村规民约,赋能基层末端治理,引导农户签订承诺书。通过“村村通”广播、宣传车、新媒体等普及防控知识,发放资料超10000份,入户宣传覆盖100%涉林镇街,形成“人人参与、户户监督”的防控氛围。

探索“川渝一体”联动机制,在“制”字上积极保障。潼南区积极推动“遂潼一体化”林长制创新示范区建设,建立信息互通、协同防控等机制,与四川省遂宁市、安岳县签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协议》,实现川渝边界区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全覆盖,显著提升协作效率。2023年,潼南区入选重庆市首批林长制改革创新试点名单,为松材线虫病防控提供了区域协作的示范样本。

潼南区通过“四长”联动机制,实现了松材线虫病防控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守”的转变,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贡献了“潼南经验”,为川渝地区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